歐盟“硬剛”科技大廠:沒有技巧,全靠整活

jh 2年前 (2023-06-26)

沒人是輸家?

本月,歐盟立法機構歐洲議會以587票贊成、9票反對以及20票棄權通過討論已久的《新電池法規》,該法規是首個針對電池全生命周期階段進行規范的法律文件,涉及動力電池、電池回收等多個環節。

而其中有一條針對電子產品的要求最引人關注。

該條例要求,從2027年起,歐盟內所有家用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電池,都應該采用便攜式電池設計,消費者無需使用特殊工具(比如溶劑、加熱)或經受培訓,即可自行打開手機,取出或者更換電池。

簡單點說,當手機沒電或者臨近報廢時,用戶可以直接扒開后蓋,更換一塊新的電池。

而這不就是功能機時代流行的“可拆卸電池”嗎?

消息一出,吃瓜群眾們紛紛點贊稱好,而對于蘋果、三星等手機廠商來說,這無疑是一種“倒退”。

然而這不是歐盟第一次推出這種法案,前有反壟斷重罰互聯網巨頭、立案數字法案;后有蘋果迫于壓力更改充電接口、手機廠商延長質保時間……

在一次又一次利好消費者的措施面前,科技巨頭們竟無一例外選擇了妥協,歐盟究竟有多能“整活”?

環保、隱私、反壟斷……沒人躲過的“政治正確”

從近些年被歐盟罰款的企業來看,無論是谷歌、亞馬遜這類互聯網企業,還是蘋果、三星這類消費電子產品,它們都有共同的特點,即科技互聯網行業。

對比傳統重工業,歐洲在科技互聯網行業的處境一直很尷尬。

一方面歐洲各國體量過小、“內斗”嚴重,很難撐起一家服務全歐洲的互聯網企業,另一方面美國科技公司進入歐盟幾乎暢通無阻,靠著財大氣粗的燒錢模式,完全扼殺了歐洲本土互聯網企業。

但我們從新聞里可以發現,這些跨國科技巨頭們在歐盟被多次罰款,且一次比一次狠。

歐盟建立的初衷,是為了加強歐洲一體化,讓旗下成員國“用一個聲音說話”。

雖然近些年歐盟內部小摩擦不斷,甚至出現“英國脫歐”這樣的大事。

但在歐盟理事會、歐盟委員會以及歐洲議會三大組織的合力之下,“松散”的歐洲依然稱得上世界體系中的重要一極。

因此在面對跨國科技巨頭一些不合理的“要求”時,歐盟內部就可以用“抱團”的方式獲取最大的利益,同時保護本土企業。

簡單來說,科技巨頭們在歐洲賺了太多錢,除了有賣產品、賣服務的收入以外,這些企業還會根據當地的稅收漏實現避險。

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愛爾蘭的低稅收政策,靠著立法推出低稅政策來吸引大企業,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超越倫敦、巴黎、柏林等一眾歐洲大城市,成為歐洲的“互聯網硅谷”。

長期以來,跨國企業“合理壁稅”成風,蘋果、谷歌更是其中佼佼者。

但如果僅僅想從稅法里想處罰這些公司的過錯,其實很難挑出毛病,因此只能從反壟斷、保護用戶隱私、環保等角度給企業找茬來彌補收入上的“虧空”。

巧的是,無論是環保,還是用戶隱私,都是歐美國家近些年宣傳的“政治正確”,于是歐盟立法機構在近些年一直推進補全針對科技巨頭的法律條例,以此來劃定“紅線”。

在條條框框面前,科技巨頭們很難不踩線。

其中包括蘋果改用USB-C,以及最近力推的“可拆卸電池”,歐盟都以環保為切入口。而在開放蘋果第三方商城、減少數字稅等要求上,歐盟則拿出“壟斷+罰款”這對“組合拳”,屢試不爽。

科技巨頭不愿放下的蛋糕

一次又一次的“整活”,科技巨頭們難免有怨言。

例如在充電線上,蘋果抱怨歐盟“扼殺了創新”,又例如在延長電子產品維修期限上,手機廠商紛紛吐槽,認為提案顯得“不切實際”。

但歐盟方面的態度卻很堅決——如果不符合其可持續性要求,那么這些產品將被強制退市。

那么如此不公平的,科技巨頭們為何選擇了妥協。

一方面,歐盟的底氣是其背后龐大的消費市場。

以蘋果為例,今年Q1季度在歐洲市場收入大約為276.81億美元,高于大中華區近4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二。

而另一家手機巨頭三星電子,在缺少中國市場的支撐下,靠著歐洲市場的強勢表現,長期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
相比之下,歐盟開出巨額罰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
另一方面,在缺少本土企業競爭的情況下,科技巨頭們很少會出現“內卷”的情況,行業壟斷的情況遠比想象得嚴重。

此時,一旦有科技巨頭選擇與歐盟硬鋼,那么必然有新的巨頭加入到競爭的來。

相比之下,是乖乖交出罰款留在歐洲市場,更為穩妥。

誰才是贏家

從結果來看,歐盟一次又一次為整活,為消費者們“出頭”,讓科技巨頭們“收斂”,無論是口碑還是成效,都賺得盆滿缽滿。

但從出發點來看,歐盟實際上還是以維護各國利益優先。

在巨頭們不斷壟斷全球科技市場的背景下,歐洲各國仍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,從而減少科技巨頭競爭帶來的影響。而后者也維持著歐洲市場的市場份額。

反倒是消費者,最終可能需要為這筆額外的成本買單。

最后,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:鎂客網(im2maker),更多干貨在等你!

鎂客網


科技 | 人文 | 行業

微信ID:im2maker
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

硬科技產業媒體

關注技術驅動創新

分享到